首頁 > 娛樂資訊 > 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

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

發(fā)布時間 : 2016-12-12 16:55:11

  1937年的12月13日,侵華日軍侵入南京實施長達40多天滅絕人性的大屠殺,30萬生靈慘遭殺戮,人類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頁。從1994年開始,江蘇和南京都會在每年的12月13號舉行哀悼儀式,包括撞和平鐘、敬獻花圈等等,但是這些都是停留在地方層面。

  2014年2月27日,中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,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。決議的通過,使得對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的紀念上升為國家層面。[1-2] 國家公祭日的設立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(zhàn)爭、捍衛(wèi)人類尊嚴、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。2014年12月13日,國家舉行了首個公祭日,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出席,南京全城默哀。

  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,事實也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。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公祭儀式,是要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們對和平的向往和堅守,而不是要延續(xù)仇恨。 我們要以史為鑒、面向未來,共同為人類和平作出貢獻?!獓抑飨暯?/p>

  中國人民要莊嚴昭告國際社會:今天的中國,是世界和平的堅決倡導者和有力捍衛(wèi)者,中國人民將堅定不移維護人類和平與發(fā)展的崇高事業(yè),愿同各國人民真誠團結起來,為建設一個持久和平、共同繁榮的世界而攜手努力。

  相關影片

  殺戮下的反抗

  從全新的角度解讀“大屠殺”

  影片:[南京!南京!]

  導演:陸川

  主演:劉燁、高圓圓、中泉英雄、范偉、John Paisley、江一燕、木幡龍、秦嵐、姚笛

  類型:歷史、戰(zhàn)爭

  上映日期:2009.4.22

  考古事件:紀念“12.13”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

  1937年12月13日,南京淪陷。70年后,陸川拍下[南京!南京!],但他的初衷“不是在拍屠殺的電影,也不是做一個關于屠殺的電影?!?/p>

  而是希望當下的人對戰(zhàn)爭中人性可能變成什么樣、戰(zhàn)爭給我們帶來什么,有一個更深切的了解。

  ▲12月13日,十余萬難民和被解除武裝的士兵在燕子磯江邊遭機槍掃射(圖為[南京!南京!]劇照)

  2005年初,兩個美國制片人找到陸川,并給了他一個劇本,講的是拉貝拯救中國人的故事,美國制片人當時定義為“亞洲的 [辛德勒名單] ”。

  陸川不想再去拍類似于[辛德勒名單]的電影,他認為那是一部難以超越的偉大電影(圖為[辛德勒名單]海報)

  結果陸川在收集資料時發(fā)現(xiàn),所有資料里都在講日本人、德國人、美國人,甚至俄羅斯人在如何拯救地獄里的中國人,但中國人如何自救,資料里很少提及。

  陸川感到奇怪,接著深入查閱了一些資料,看到了很多他所知道的歷史以外的故事,并被深深觸動。于是決心放棄美國人的劇本,從中國人的角度拍一部 [南京!南京!] 。

  ▲陸川在軍校上了四年學,當了八年的軍官。所以在歷史背景上做了大量、詳細的研究,才去再現(xiàn)[南京!南京!](圖為片場照)

  在電影的宣傳片里有這樣一句話:即將揭幕, [南京!南京!] 中國人的抵抗史。約翰·拉貝于1938年2月22號離開南京,那時候大屠殺還遠遠沒有結束。

  可中國人抵抗日軍的情形,在過去的70年里,沒有一部電影作品去講。所以這一片空白,讓陸川有了講“中國人自救”這件事的沖動。

  ▲大雪和陰霾正好是1937年南京的天氣,與歷史俱進的電影,讓觀眾能依靠主角劉燁和群眾演員,找尋到那段遠去的記憶(圖為片場照)

  按照中國史書的邏輯,中國人并沒有抵抗,所以以此突顯屠殺的不該。但在陸川看來,這是一個弱者的邏輯:

  “我們抵抗失敗了,我們被俘了,被俘就應該被殺嗎?這是不形成邏輯的。因為我們抵抗,所以你的屠殺就有道理了嗎?屠殺永遠沒有道理?!?/p>

  ▲陸川想打破書上那種特別弱勢的說法,這個沖動是讓整個劇組能夠堅持三年在一起拍片的核心(圖為片場照)

  陸川曾跟一個日本老兵聊這場“屠殺”時,老兵說:“你們抵抗得很激烈。我們打進南京城,街頭巷尾全是冷槍(冷兵器)。真的讓我很佩服?!?/p>

  另一個日本兵的日記里說,進城之后看到一輛坦克,本來想炸掉,一看是輛新的,只是鏈條壞了,就把它拖回去。

  沒想到有兩個中國士兵藏在炮膛里。等這小隊全部過來后,他們突然射擊,當場把那支小隊全部干倒,打死了十幾個人。

  后面趕來的小隊把兩人圍起來,最后不得不拿火焰噴射器對付。但兩人一直到燒死都沒出來,這都是真實記錄在日本兵的日記里。

  ▲[南京!南京!]里講的所有故事都是真實存在的,陸川翻閱了很多日本人日記?!敖烫门e手”那段在荻島晴夫(侵華日軍士兵)日記里就有寫到(圖為劇照)

  陸川在回憶創(chuàng)作之初時說:“我一直以為我們是不抵抗的。書上看到的就是我們都放下了武器。然后我再去看從中國臺灣搜集的資料,一些人撤到武漢后寫的回憶錄。

  里面寫人們怎么化妝潛逃出去的,化成小股部隊。各種建制都打散了,戰(zhàn)士自發(fā)組織10個一組,20個一組,最大一組是200多人?!?/p>

  向歷史致敬,絕大部分還是需要去提煉。[南京!南京!]的初剪總共長達6個小時,陸川決定剪掉大量日本人的暴行、以及中國人被殘殺的場面。

  ▲陸川想在有限的2個多小時里,僅從中國人的角度,給觀眾提供一個全新的視野(圖為片場照)

  南京大屠殺是一段屈辱,但它至少記錄了中國人的抵抗史。

  正如陸川自己所說:“這種抵抗如果不拍的話,這個南京,就不是真實的南京。我覺得這部電影中一定要有人是為了思考而去死?!?/p>

關閉